示例代码风格

本规范适用于文档中ArkTS、JavaScript和C/C++等编程语言的示例代码片段,旨在提高OpenHarmony文档示例代码的可读性、可维护性,以及风格一致性。

代码规范

【规则】遵守基本编程规范

【描述】

文档的示例代码需要遵循JavaScript语言编程规范C语言编程规范C++语言编程规范基本的编码规范,包括命名规范、代码格式和代码规范等。

【规则】每个接口(包括方法和组件)均需要提供示例代码

【描述】

API参考中,每个接口(包括方法和组件)均需要提供示例代码。如果多个API存在关联关系,则需要在一个场景化的代码示例中体现。

【规则】每个接口提供的示例代码中无须增加try...catch...

【描述】

在接口示例代码中,为了保持示例代码的简洁性和易读性,不需要为每个接口调用添加try...catch...语句来捕获异常。

示例代码主要用于演示如何正确地使用接口,并提供了正确的处理方式。添加异常处理代码可能会使示例代码变得冗长且难以理解。

【正例】

// 正例1:
let want = {
  bundleName: 'com.example.myapplication',
  abilityName: 'EntryAbility'
};

this.context.startAbility(want)
  .then(() => {
    // 执行正常业务
    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starting ability.');
  })
  .catch((err) => {
    // 处理业务逻辑错误
  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start ability. Code is ${err.code}, message is ${err.message}`);
  });

// 正例2:
let pathDir = ...; // 应用文件路径
let filePath = pathDir + '/test.txt';
let str = fs.readTextSync(filePath, { offset: 1, length: 3 });
console.info(`Succeed in reading text, str is ${str}`);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
let want = {
  bundleName: 'com.example.myapplication',
  abilityName: 'EntryAbility'
};

try {
  this.context.startAbility(want)
    .then(() => {
      // 执行正常业务
      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starting ability.');
    })
    .catch((err) => {
      // 处理业务逻辑错误
    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start ability. Code is ${err.code}, message is ${err.message}`);
    });
} catch (err) {
  // 处理入参错误异常
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start ability. Code is ${err.code}, message is ${err.message}`);
}

// 反例2:
let pathDir = ...; // 应用文件路径
let filePath = pathDir + '/test.txt';
try {
  let str = fs.readTextSync(filePath, { offset: 1, length: 3 });
  console.info(`Succeed in reading text, str is ${str}`);
} catch (err) {
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read text. Code is ${err.code}, message is ${err.message}`);
}

【规则】示例代码中的变量需要包含定义、使用方法或者来源链接参考或者说明

【描述】

示例代码中的变量需要包含定义、使用方法或者来源链接参考或者说明,以确保开发者能够理解如何使用。例如,如果涉及到应用开发路径,需要提供获取应用开发路径的链接参考或方法。

【正例】

示例中的context的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UIAbility的上下文信息

let context = ...; // UIAbilityContext
let want = {
  deviceId: '', // deviceId为空表示本设备
  bundleName: 'com.example.myapplication',
  abilityName: 'FuncAbility',
  moduleName: 'func', // moduleName非必选
  parameters: { // 自定义信息
    info: '来自EntryAbility Index页面',
  },
}
// context为调用方UIAbility的UIAbilityContext
context.startAbilityForResult(want).then((data) => {
  ...
}).catch((err) => {
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start ability for result. Code is ${err.code}, message is ${err.message}`);
})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使用到的context和want变量未进行定义
// context为调用方UIAbility的UIAbilityContext
context.startAbilityForResult(want).then((data) => {
  ...
}).catch((err) => {
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start ability for result. Code is ${err.code}, message is ${err.message}`);
})

// 反例2:UIAbilityContext的使用来源不止this.context这一种,这里列举出来就会有展示不全的问题
let context = this.context; // UIAbilityContext
let want = {
  deviceId: '', // deviceId为空表示本设备
  bundleName: 'com.example.myapplication',
  abilityName: 'FuncAbility',
  moduleName: 'func', // moduleName非必选
  parameters: { // 自定义信息
    info: '来自EntryAbility Index页面',
  },
}
// context为调用方UIAbility的UIAbilityContext
context.startAbilityForResult(want).then((data) => {
  ...
}).catch((err) => {
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start ability for result. Code is ${err.code}, message is ${err.message}`);
})

【建议】一致的依赖包命名风格

【描述】

导入的依赖包的命名与其依赖包的命名空间保持一致,以便于维护和理解代码。

采用一致的依赖包命名风格还可以方便IDE进行提示导入,提高编码效率。

【正例】

import promptAction from '@ohos.promptAction';

【反例】

// 包名和其命名空间不一致,不利于维护和理解代码
import prompt from '@ohos.promptAction';

【规则】组件宽高等属性不加单位

【描述】

为了保持代码的一致性和简洁性,在设置组件的宽度、高度等属性时,应该尽量避免添加单位,因为组件的宽度、高度等属性默认以像素为单位。同时,避免添加单位也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便于维护。

【正例】

Image('test.png')
  .width(100)
  .height(100)

Text('Hello World')
  .fontSize(50)

【反例】

Image('test.png')
  .width('100vp')
  .height('100vp')

Text('Hello World')
  .fontSize('50fp')

代码展示

【规则】行内代码使用`包裹显示

【描述】

正文描述中涉及代码的内容,比如实际代码中的方法名、参数名或代码文件名等,使用`包裹显示。

【正例】

Index.ets文件中实现页面跳转。

【反例】

在Index.ets文件中实现页面跳转。

【规则】代码示例、命令行使用代码样式进行代码染色

【描述】

对代码示例、命令行使用代码样式。在Markdown中,使用```呈现代码样式,同时指定语言类型。

代码染色是指在编辑器中对代码进行不同颜色的标记,以区分不同语法元素的功能。例如在编辑器中对不同的关键字、变量名、注释等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,可以让代码更加易读易懂。

代码块示例

【规则】代码格式化

【描述】

在将代码示例放入指南之前,使用DevEco Studio中的代码格式化功能对代码进行格式化,以确保代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。

格式化代码的方法包括缩进、空格、换行等,这些方法可以使代码更易于阅读和理解,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。

【正例】

import UIAbility from '@ohos.app.ability.UIAbility';
import window from '@ohos.window';

export default class EntryAbility extends UIAbility {
  onWindowStageCreate(windowStage: window.WindowStage) {
    windowStage.loadContent('pages/Index', (err, data) => {
    });
  }
}

【反例】

import UIAbility from '@ohos.app.ability.UIAbility';
import window from '@ohos.window';

export default class EntryAbility extends UIAbility {
  onWindowStageCreate(windowStage: window.WindowStage) {
  // 代码未格式化,没有缩进
  windowStage.loadContent('pages/Index', (err, data) => {
  });
  }
}

【规则】省略代码展示

【描述】

当需要在文档或代码中展示省略的部分时,使用统一的省略代码格式。省略代码应该简洁明了,避免冗长或混乱的格式。

【正例】

// 正例1:
...

// 正例2:
// To do sthing.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
// ...

// 反例2:
....

// 反例3:
......

【规则】代码注释展示

【描述】

示例代码中的关键内容和逻辑需要添加注释来说明,以确保开发者理解代码的作用。

适时为代码块添加注释,特别是有解释说明、开发建议或注意事项的位置。恰当的注释可有效提升代码块可读性,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开发过程。

注释符与代码块语法保持一致,禁止自创注释符。注释符与注释内容间统一添加一个空格。例如:对于ArkTS代码块,注释写法为“// 注释内容”。

当一行注释内容过长时,注意断句切分到下一行呈现。

代码注释应该清晰、简洁、有用,能够方便别人理解代码的含义和作用。注释应该写在代码上方或右方。

【正例】

// 正例1:
// 定义生命周期回调对象
let abilityLifecycleCallback = {};

// 正例2:
let abilityLifecycleCallback = {}; // 定义生命周期回调对象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注释符与注释内容之间没有添加空格
//定义生命周期回调对象
let abilityLifecycleCallback = {};

// 反例2:注释符与注释内容之间没有添加空格
let abilityLifecycleCallback = {}; //定义生命周期回调对象

// 反例3:注释符与注释内容之间添加了多个空格
let abilityLifecycleCallback = {};       // 定义生命周期回调对象

异常处理

【规则】在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段加上异常捕获,并按不同的异常类型进行分支判断

【描述】

在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段加上异常捕获,并按不同的异常类型进行分支判断,针对不同的异常类型需要使用统一的异常分支判断方式。

【正例】

// 情形1:err为undefined的场景
if (err) {
  ...
}

// 情形2:err.code为非0的场景
if (err.code) {
  ...
}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
if (err == null) {
  ...
}

// 反例2:
if (err != null) {
  ...
}

// 反例3:
if (err == undefined) {
  ...
}

// 反例4:
if (err === undefined) {
  ...
}

// 反例5:
if (err !== undefined) {
  ...
}

【规则】使用console.error输出异常的详细信息,包含错误码和相关的message信息

【描述】

当存在异常情况时,统一使用console.error(...)方法将异常信息打印到控制台,以便在调试时能够快速发现问题。

在异常处理中,应该打印出异常的详细信息以便调试。

在打印异常信息时,应该使用模板字符串,并标明异常信息的codemessage参数。

【正例】

// 模板:
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do sthing. Code: ${err.code}, message: ${err.message}`);

// 正例: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// 异常分支打印
    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publish notification. Code: ${err.code}, message: ${err.message}`);
    return;
  }
  ...
});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错误日志使用console.log输出,不足以让开发者在调试时快速找到问题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// 异常分支打印
    console.log(`Failed to publish notification. Code: ${err.code}, message: ${err.message}`);
    return;
  }
  ...
});

// 反例2:错误日志使用console.info输出,而非console.error,不利于开发者区分日志级别,快速找到问题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// 异常分支打印
    console.info(`Failed to publish notification. Code: ${err.code}, message: ${err.message}`);
    return;
  }
  ...
});

// 反例3:异常信息缺乏具体的code和message参数,不利于开发者定位和解决问题
console.error(`Failed to publish notification, err: ${err}`);

// 反例4:使用单引号而非模板字符串的双引号,导致变量无法解析,输出的日志信息不正确
console.error('Failed to publish notification, err: ${err}');

// 反例5:使用字符串拼接和JSON序列化输出错误信息,不够直观和简洁,会增加日志产生量,不利于快速定位问题
console.error('Failed to publish notification, err: ' + JSON.stringify(err));

日志打印

【规则】正常日志打印使用console.info,以提供程序运行的状态和关键信息

【描述】

在代码编写过程中,为了更好地记录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信息,开发者需要使用日志打印,以便于在程序出现异常时进行定位和排查。

在正常情况下,使用console.info(...)来打印正常日志信息。

【正例】

// 模板:
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doing sthing.');

// 正例: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publishing notification.');
});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使用console.log(...)可能会让程序员产生困惑,无法明确该日志信息是正常日志还是错误日志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log('Succeeded in publishing notification.');
});

// 反例2:使用了console.error(...)而不是console.info(...)来打印正常日志信息。console.error通常用于打印错误信息,而不是正常的日志信息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error('Succeeded in publishing notification.');
});

【规则】正常成功日志打印使用succeeded,以表示程序执行成功的结果

【描述】

在日志打印中使用一致的语言,例如成功日志可以使用succeeded来表达。

【正例】

// 模板:
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doing sthing.');

// 正例: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publishing.');
});

【反例】

// 反例1: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info('Invoke publish success.');
});

// 反例2: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info('Invoke publish successful.');
});

// 反例3: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info('Invoke publish successfully.');
});

代码逻辑

【规则】回调方法中使用箭头函数替代常规函数

【描述】

在使用回调方法时,应该尽可能使用箭头方法代替常规方法,箭头方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可以避免 this 指向问题。在箭头方法中,this 绑定的是它所处的上下文的 this 值,而不是方法被调用时的 this 值。这样可以避免在使用常规方法时需要使用 bind()call() 来绑定 this 的问题,从而简化代码并提高可读性。

【正例】
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(err) =>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publishing notification.');
});

【反例】

notificationManager.publish(notificationRequest, function (err) {
  if (err) {
    ...
    return;
  }
  console.info('Succeeded in publishing notification.');
});

【规则】禁止使用废弃接口

【描述】

禁止使用废弃接口,因为他们可能会在未来的版本中被删除或更改。使用最新的接口可以确保代码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。

使用废弃接口可能导致代码不稳定,也可能会因为该接口在后续版本的更新中被废弃而引发编译错误、运行错误等问题。

如果在后续的版本中废除了某些接口,所有依赖这些接口的示例代码都需要同步适配修改。

【正例】

import fs from '@ohos.file.fs';

function createFile() {
  // 获取应用文件路径
  let context = ...; // UIAbilityContext
  let filesDir = context.filesDir;

  // 新建并打开文件
  let file = fs.openSync(filesDir + '/test.txt', fs.OpenMode.READ_WRITE | fs.OpenMode.CREATE);
  // 写入一段内容至文件
  let writeLen = fs.writeSync(file.fd, 'Try to write str.');
  // 从文件读取一段内容
  let buf = new ArrayBuffer(1024);
  let readLen = fs.readSync(file.fd, buf, { offset: 0 });
  // 关闭文件
  fs.closeSync(file);
}

【反例】

// 使用了废弃的fileio接口,而不是推荐的fs接口
import fileio from '@ohos.fileio';

function createFile() {
  // 获取应用文件路径
  let context = ...; // UIAbilityContext
  let filesDir = context.filesDir;

  // 新建并打开文件
  let fileFD = fileio.openSync(filesDir + '/test.txt', 0o102, 0o640);
  // 写入一段内容至文件
  let writeLen = fileio.writeSync(fileFD, 'Try to write str.');
  // 从文件读取一段内容
  let buf = new ArrayBuffer(1024);
  let readLen = fileio.readSync(fileFD, buf, { offset: 0 });
  // 关闭文件
  fileio.closeSync(fileFD);
}